2011年花十萬元能買到這樣的料
2014年也是那十萬元能買到這樣的料了!
現在是2017年,同樣是十萬塊,能買到這樣的料
東南亞各國大紅酸枝原材料早已日趨枯竭:大紅酸枝在泰國、越南已開發將盡,只有老撾、柬埔寨交界處還有少部分交趾黃檀。大紅酸枝本身增值空間就很大,其傳統喜慶的顏色、典雅大氣的造型、精益求精的手工雕刻工藝…… 大紅酸枝普通用材年初約19萬元一噸,現在已突破30萬元。好料年初25萬元以上每噸,現在已經超過40萬元,平均漲幅40%。 而直徑40cm以上的大紅酸枝原材價格漲幅已接近100%。大紅酸枝“暖冬”冷不下來
1、有貨難入市,進貨成本激增。 原產地國老撾、越南、緬甸等產地國今年以來的出口政策以及對私自亂采伐的處罰程度,包括判刑等越來越重。目前不是沒有紅木原材,而是許多木材沒有CITES進出口許可證進不來。一木挖制 藏式茶葉罐
3、紅木搶購潮,不買就落后。 這里的“落后”不是指面子,而是生意。就像商家自己所說的那樣:“CITES會議之后,競爭這么激烈,不停產就需要高價買料,要不然只能明年再生產,到時候客人早走了,黃花菜都涼了?!庇谑?,即便是再理性的商家,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往上沖,為紅木熱“添一把火”。挖制單筒 山水紋理
4、各紅木原產囯的森林禁伐令絡繹不絕推出。 由于國內紅木家具的原材料主要來自東盟國家,原料進口量的大幅減少,直接推動了大紅酸枝制品價格攀升。根據紅木家具協會提供數據顯示,目前市場上直徑20公分,長度兩米、實心度高的紅酸枝原木售價為每噸30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