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有次見到幾個人對兩張羅漢床評頭論足。其中一人說,別看這其中一張上寫的是“精品羅漢床”,標價也貴,但是他寧愿去買另一張什么也沒有標的。那張“精品羅漢床”是用了細致的雕工,但是有拼接,非獨板。而那人口中的“另一張”,盡管沒有標什么“精品”字樣,卻是獨板。第三張羅漢床,那人說:“用這么多小料拼接出來靠背,太小氣了,咱連看都不用看?!蔽易哌^去一看,那是一個曲尺紋的面板 ,確實是用小件的木頭拼出來的。
按照那人的意見,“獨板為大”,我以前也持這樣的觀點。但是后來懂得多了,就不這么認為了。有雕工的那張羅漢床,就不能單單考慮材料的價值了。人為在上面的設計和手工,也同樣是它的附加成本,也能對增值起到好處。還有,誰能保證獨板家具一點瑕疵也沒有?弄不好,上面還有癤子和疤子呢。而這些雕工,就可以順著造型挖去瑕疵,無疑為材質的精益求精贏得了加分。
再談那個小料拼出來的靠背。其實,它有一個秒殺任何靠背的優點:結實。用各個小件做成榫卯結構,攢插起來,是能夠把木材所有的應力完全消除的。而且越是用小的部件,攢插起來就越結實!一個曲尺紋的面板,有時會用到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小件,為了達到美觀的效果,一個部件可能就幾厘米那么長。在這樣短的木頭上開榫,實際上也非常費工時,是個技術活!開多了,長度不夠,開少了,連接不到位,容易脫落。我覺得,比起獨板家具來說,這種面板的才應該更受贊頌。
如今料越來越少了,紅木的大料難尋,好料難尋。我認為,就不要一味追求獨板了,不如眼界放寬,尋找真正工美藝佳的精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