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知道,紅木家具是我國的獨特產品。在實用意義上,它是家庭的生活用品,在藝術上又是具有很高藝術韻味的工藝品,也是值得收藏的藏品??梢院敛豢鋸埖卣f,紅木家具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藝術象征,具有中華民族民俗的深厚內涵。
紅木家具從古到今長盛不衰,在明清時期紅木家具尤其作為尊貴與財富的象征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,紅木家具已進入尋常百姓家?,F在紅木家具既是我國居民家庭的常設家具,也是大多數高級賓館、飯店、酒店、機關、團體必備的家具擺設,顯現出高貴、典雅的氣派。
關于紅木家具還有一段與三寶太監鄭和有關的頗不尋常的故事呢。據史載,鄭和下西洋,曾到達越南、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和蘇門答臘、斯里蘭卡、印度和非洲東岸,給外國人帶去絲綢和瓷器,而帶回來的除了其他貨物外,主要就是紅木。鄭和帶回那么多的紅木,原來目的是利用紅木分量重來做壓艙。紅木運回中國后,一些能工巧匠把它用來造家具,于是便有了后來名揚海內外的“明式家具”。
廣州紅木家具具有悠久的歷史,最早出現于明代,最初是不雕花的光身紅木家具,到清代初期雕花工藝逐漸應用到紅木家具的制作上,成為獨特的木雕藝術。
廣州把家具稱作“家私”。廣州人在居室建設中十分注重文化氛圍,不管房子大小、寬窄,都要在有限的空間里擺設幾件稱心的家具。所以廣州的家具制造業很發達,而且很有市場。廣州家具獨具特色,以紅木制造的家具被人稱為“廣式”家具。廣式紅木家具制造業在清代已頗具規模。據史書記載,當時西關有順昌泰、廣盛隆、德昌等30多家著名家具商號及廠家,產品除內銷外還出口,遠銷海外。廣州的達官貴人廊,梁架、駝峰、斗拱、雀替雕刻花紋,后外金柱明間、次間裝12扇樓雕屏風,稍間設花罩;堂前設月臺,月臺寬16.84米、深5.76米,石雕塑柱以嶺南佳果為裝飾,欄板嵌鐵花。正脊上陶塑瓦脊是1981年修復時重新燒制的。
后進后堂及大廳三間原是安放陳氏祖先牌位及祭祀的廳堂。中后堂面寬五間,進深三間,二十一架梁用五柱后墻承重,后金柱間各設高7米的木鏤雕龕罩,后梢間設伸龕,內設21級木階放置神位、牌位。
除中軸線主體建筑外,其他廳堂、廊廡、齋室、廂房等建筑中廣泛采用木雕、石雕、磚雕、陶塑、灰塑、鐵鑄等不同風格的工藝做裝飾,梁架、斗拱、駝峰、墻壁、揮頭、踏道等均以梅蘭菊竹、花鳥蟲魚、嶺南佳果、歷史典故、戲曲人物等題材為裝飾內容。
紅木家具歷史文化
分享到:發布時間:2013-08-13 來源:禮龍木業 我要評論